“退役”不退场。本期《碳路先锋》走进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一块电池的“寻绿”之旅。
如今,电瓶车、电动工具慢慢的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品牌电瓶车的电池,不少就来自这里。
“我们企业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生产的基本的产品跟大家生活出行息息相关,大家平时骑的电瓶车,很多用的就是我们的天能电池,比如雅迪、爱玛、小刀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主要客户,我们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晓飞和记者说。
2011年,天能集团在濮阳工业园区建设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935亩,以合金铅、电解铅等为原材料,年生产电动助力车、电动道路车用铅蓄电池45万吨,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天能集团(濮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翟如茂告诉记者,这里不仅生产铅蓄电池,还负责这些电池的无害化回收,形成了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分解、冶炼、加工、再生利用的绿色闭环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里每年能处理废旧铅蓄电池10万吨。电池从生产到市场再到用户,最后再回到我们再生工厂进行处置利用,重新形成电池,形成了一个闭环。”翟如茂说。
“我们铅蓄电池的回收能够达到99%以上,锂电池的回收目前也能达到85%以上。通过我们的循环经济其实是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大家这种担心和顾虑的。”提起企业的环保“硬科技”,王晓飞一脸自豪。
王晓飞和记者说,一块废旧铅蓄电池从回收到破碎、分选、熔炼、精炼,再到重新组装成电池,里面的每一部分都能被榨干吸净:分离出的含铅物质,重新炼成铅金属,用来生产电池板栅;分离出的废塑料,经过清洗、分色、造粒、注塑,用来生产新的电池外壳;分离出的废酸,提纯生产成浓硫酸。电池综合回收率达99%以上,真正的完成了污染不落地、废物不出园、资源不浪费。
以铅蓄电池为例,对其回收和循环利用不但可以节约铅资源,而且和原矿炼铅相比,再生铅的冶炼污染更小、能耗更低。
“目前我们原生铅冶炼的综合能耗绝大多数都是控制在230公斤标煤以下,再生铅我们采用的技术工艺综合能耗是在120公斤标煤以下。”翟如茂和记者说,原生铅冶炼是比较传统的铅材料获取方式,它是从矿石到采选到冶炼,中间有很多的杂质,对水资源包括电耗、人工都会有很大的消耗。而再生铅冶炼是从电池到用户再到废旧电池,然后把里面有价值的金属重新提取回来,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比原生矿冶炼节能上至少要节省1/4以上。
走进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装配车间,记者看到,智能机器人手臂等一大批自动化设备正贯穿于生产的各个环节。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建成行业内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的智能灯塔工厂。公司将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电池制造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动力电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通过设备的升级改造和节能工艺,能做到生产的全部过程全流程、全自动化的控制,实现了减员增效、减能增效、减耗增效、减污增效。用工方面我们减少了80%以上,能耗下降了60%以上。”王晓飞说。
如今,企业不仅搭建了智能制造平台,采用AGV、RGV自动物流代替人工叉车,更新了自动铸焊等智能设备,还组建了专业的开发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使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走在行业前沿。
“公司成立以来,节能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了10亿元,且每年生产的电池市场使用可减少碳排放量约6000万吨,真正的完成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王晓飞骄傲地说。